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用法 成语用法

喜读四书和画画打一生肖的区别-喜读四书和画画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2024-10-22 人已围观

简介《叛爱——暗夜索欢》文案昏暗的房间里,男人残忍地掐住女人的脖子,粗暴的撕咬赤/裸的娇躯,不顾女人身体的孱弱,狠狠地贯穿……“既然这么恨我,为什么不杀了我。”女人木然的承受着撕裂身体的疼痛。“因为我还舍不得你这张颠倒众生的脸。”男人笑的邪肆,堪称完美的脸上扭曲着嗜骨的恨。“蓝羽溪,既然不能幸福,那就痛下去,痛一辈子。”男人看着女人因缺氧而青紫的脸,狠狠地撞击进去……——————寒澈,在道上,是令人闻

喜读四书和画画打一生肖的区别-喜读四书和画画是什么意思

《叛爱——暗夜索欢》

文案昏暗的房间里,男人残忍地掐住女人的脖子,粗暴的撕咬赤/裸的娇躯,不顾女人身体的孱弱,狠狠地贯穿……

“既然这么恨我,为什么不杀了我。”女人木然的承受着撕裂身体的疼痛。

“因为我还舍不得你这张颠倒众生的脸。”男人笑的邪肆,堪称完美的脸上扭曲着嗜骨的恨。

“蓝羽溪,既然不能幸福,那就痛下去,痛一辈子。”男人看着女人因缺氧而青紫的脸,狠狠地撞击进去……

——————

寒澈,在道上,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冷面罗煞,在M市,是令女人趋之若鹜的黄金单身汉 ,在她面前,他是宠她溺她的男友。

他爱了她十年,彻底的给予,换来的是决绝的背叛。

接近他,因为他是寒澈,让他爱上她,因为他是‘霊’家二少爷。这一切,都是她的复仇阴谋,而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棋子。

他不甘,自己十年的爱,因为她一句话,碎了。

蓝羽溪,你的仇是仇,那我十年的背叛算什么。

“知道我最恨的是什么吗?”

“背叛你的人。”

既然背叛了,就得付出代价。

既然放不了手,下地狱也要拉上你,蓝羽溪,这辈子你都别想逃。

——————

顾子岩,他是顾氏的继承人,他是她买回来的弟弟,在她面前,他永远都是一副阳光四溢、乖顺可人,她不喜欢的,他就不做。他想做她的天使,守她,爱她,但他却只能把这份爱埋在心底。

“阿姐,岩岩生气了,岩岩真的生气了。”

“阿姐……阿姐……你跟岩岩说句话嘛。”

“阿姐,你不要岩岩了吗?”

阿姐,你知不知道,这一生,我最痛恨的两个字,就是:阿姐。

——————

斯诺,鬼医修罗,她手机里存的第一位,是他,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他愿意为她付出所有,只愿她幸福。他为她破家族戒律,他救她于水火,他默默守在她的身边。

“斯诺,你要是把溪丫头娶进门,老爸我就把毕生绝学无条件奉上。”斯老狐狸睨着斯小狐狸,丹凤眼里闪着精光。

“父亲,你的绝学我已经学的七七八八了,想要溪溪做你儿媳,最有效的是你去出卖色相。”斯小狐狸看着老狐狸满目算计,一脸的高深莫测。

——————

他,是‘天亓’总裁,神秘诡异,狠戾残暴……

——————

精彩片段一:

“寒澈,我们已经两清了,你放手吧。”女人嗓音里是不堪重负的疲惫。如果有来生,我宁愿于白鲨之口,也不愿遇见你。

“溪溪,你已经融入我的骨血,这辈子你都别想逃离我。”男人一脸决然。如果放了你,就掏空了我的心,我宁可要你同我一起万劫不复。

女人举起尖锐的指甲,一道一道,割在自己脸上……

若不是彻骨的痛,我怎会绝望至此。

精彩片段二:

“蓝羽溪,小爷今天没有完成任务,你就行行好放了小爷吧。”某鬼决定,实在不行就用美男计。

“体能训练加倍。”女人悠然的喝着茶,看着做乖猫状的小鬼头无动于衷。

“蓝羽溪,你讲不讲道理,抢了小爷蛋糕的是那个怪叔叔,关小爷什么事?”某鬼怒了。

“那你就找抢你蛋糕的人算账。”女人依然云淡风轻。

“好嘞,看小爷不把他打得神魂颠倒,青鼻子倾城。”小鬼头雄纠纠气昂昂地跑出去。

某女狂汗:“蓝沐沐,你给我回来背成语!”

《D罩杯弃妃》 穿越

文案“走开,不要!啊……”

离去前一晚,她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掳上马车极尽凌辱。完事后把她扔到苏家大门口。她是绝色的祸水,她负尽天下男人,可却终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小白版简介: 青阳第一美人苏流水是个胸大无脑,感情用事的蠢人!

大婚当日,镇国将军被罢官免职,苏氏一门九族之内有官职者,皆锒铛入狱,听候发落!曾经对她海誓山盟,才迎她进门的夫君清零王爷,当即写下一纸休书。

当夜,青阳第一美人自尽毁容!

再度醒来,她再不是那个将烈女传,女四书倒背如流的苏流水。而是跨国集团的美女总裁龙写意!

“流水临之前,想为王爷做最后一件事!这薄情之名,便由流水来担!”

“由你来担?怎么担?”他轻轻淡淡的道。

“和离。把休书改为和离!”

手拿放妻书,她对他低泣,“今生不能侍奉王爷身边,是流水一生最大的遗撼!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妾身这便去了!”她说罢,转身而去。成为青阳国头一个与王爷和离的女子!

出宫之后,她从开始的做,到后来的开店铺,在商场上头无往不利。她,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

再次见她,她神采飞扬,脸上红斑已然尽褪。他不知,她竟是如此清秀绝伦,绝代风华,天姿国色!

“苏流水!不过是二王弃妇!”

她波澜不惊,勾魂一笑,“青阳律法——户婚明文记载。和离,是夫妻二人相协离异。与其说流水是弃妇,倒不若说清零王爷是弃夫。”

至此,他终于明白她当年为何不要休书,坚持要放妻书的原因!想起她当日离去之时,竟还假意说要与他再续前缘,他不禁怒火冲天!

“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那是说的来世啊!所以王爷,还是那句话,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她的声音慵懒如猫。却几乎让他吐血!

当她一个人竟然交了国库一半以上的税收,苏氏流水,又代表了另一则传奇!

温于意:冬至节生男子。青阳国六王爷,从小身体孱弱,才华横溢,清俊非常。“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苏流水,你会后悔负我!一定会!”

花千树,元宵节生男子。为人风流不羁,喜好处处留情。“我喜欢处处留情,可我真正喜欢的那个女子,却不会爱我。”同是应了那句,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

孤城,重阳节生男子,一生谋求只为利。紫月国首富。一代奸商。为人机智,手段凌厉。哄抬物价,从中赚取巨额利润。

“我从来不会做亏本生意。可是我在想,若然此次我赚了这一笔,她又会以何等眼光来看我!所以这一次,我情愿血本无归!”

清零,清明节生男子。面如芙蓉,心若蛇蝎。“我可以牺牲所有人,包括苏流水!我不会为了任何人心痛。不会!”最后二字,重之又重,似是一种决心。

温行云:青阳国皇帝。七夕节生男子。为人冷漠淡然,英明决断。对待敌人从不手软。苏流水,纵然你有三头六臂,也逃不出我的天罗地网!”

萧庭:中秋节生男子。江湖之中最有名的盖世英雄。他没有一颗温柔细腻的心,不会舞文弄墨,作诗画画,是个不识风情的粗人。美女在前从不变色。他的眼里只有兄弟,只有江湖!可是他却为了她赴汤蹈火,洒尽热血!

飞星:端午节生男子。天生爱笑,调皮捣蛋。最喜欢便是作弄苏流水。

销骨:紫阳国皇帝。春节生男子。“苏流水,给朕做妃子吧。朕会让你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精彩片断一:“娘,外面又有人说我是他儿子。”小鬼头歪着头,看着他忙碌的娘亲。

“他觊觎你的美貌。骗你的!”女子头也不抬。

小鬼头大怒。“那小子竟敢觊觎小爷美色!看小爷让他输到当裤衩!”说罢,便拿了麻将出去与他对战。

正剧版片断欣赏:

皇权之下,安有完卵。

只为皇室清誉,便可毁人无数!数十万人性命,在皇室眼中不过区区蝼蚁。

“蚁民蚁民,生来便是命贱如蚁。又何来人命大如天之说?”皇帝眸中现着森然怒意。

苏流水浅笑安然,答道,“若没了这帮蚁民,皇上天下一人独大,倒也快活!”

“既知不过一颗棋子,就该为主子拼杀到底,否则,你便将成为一颗弃子!”

苏流水起身冷道,“皇上手中的弃子,在别人眼中可是一步好棋!若皇上这棋局反倒被我这弃子将了军,那却甚是好笑!”

“大胆苏流水!你可知妄自揣度圣意,罪!”

“揣测圣意才能趋吉避凶,被斩的都是错揣圣意的蠢人!”

请问中国古代的“四大才子”是哪几位和他们相关的故事?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明代 “四大才子”或 “江南四大才子”——一说是祝枝山、文征明、唐伯虎、周文宾。另一说唐伯虎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

江南四大才子其实就是“吴中四才子”的演变,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四人。电视剧《金装四大才子》讲四大才子是苏州的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唐、祝、文、周中的前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而周文宾乃至“王老虎抢亲”的故事,是文人后来虚构的。历史上的“吴中四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祯卿,徐是明代文学家,与李梦阳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诗风格清朗,但不通书画,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大概这个缘故,后来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宾来凑数。之所以将周文宾代替徐祯卿,还因为徐祯卿相貌比较丑,所以最初不受世人注目的缘故。徐祯卿就被貌佳的周文宾所代替。可见民间传说之为传说,并不可靠,可叹的是今天的我们大多时候就要靠这些传说甚至是流言来认识和发现古人,欣赏艺术。

历史上的唐伯虎

在旧时的读书人中,唐伯虎的知名度可数是很高的,他的趣事逸闻至今还流传民间,被人们津津乐道。提到唐伯虎,人们都道他是个风流才子,尤其是他那“三笑”和“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旧时的一部《四杰传》风靡于民间,评弹“三笑姻缘”更是遍传于大江南北的茶楼酒肆,唐伯虎的风流荒唐形象正是通过这些曲艺的流传而形成的。

其实历史上的唐伯虎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真正的唐伯虎,他的私生活是严肃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妻妾,而是奉行着一夫一妻过日子的。

唐伯虎一生坎坷潦倒,并非如稗官野史中所说的那样过着豪华阔绰的生活。他出生于明朝成化年间的苏州阊门,是个商业繁华之地。父亲唐广德是在阊门皋桥开小酒食店的商人。那正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最后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唐伯虎生长在这样一个“红尘富贵”之地,对其后来的诗歌与绘画艺术不无影响,赋予了他一个得天独厚的创作诗画的环境。

早年的唐伯虎也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曾经热衷于功名。他熟读四书五经,又才华横溢,少年时曾初露头角,高中了第一名案首,誉为“童髫中科第一”,唐伯虎成了全城读书人议论赞叹的中心人物。继而赴南京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这是他一生中获得功名的最高峰。但后来就迭遭不幸,一件是会试冤案,被诬为科场舞弊而遭囚禁。第二件遭遇是应南昌宁王朱宸濠之职去了宁王府。他原望此去在仕途上能东山再起,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好施展自己的才能,不料不但没有得到重用,却差一点遭到谋反的株连,幸而以装疯骗过了宁王才得以脱身,躲过了这场大祸。

经此两次打击,唐伯虎心灰意懒,已不对仕途再抱什么希望了。但是他毕竟是有才华有抱负的,不甘庸碌地了此一生,因此心情是沉重而痛苦的。

历史上的唐伯虎确实有一些狂放不羁的行为,如酗酒、狎妓、倨傲、玩世不恭,他的自暴自弃实际上反映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这正如徐文长的狷介被人们曲解视为“狂生”一样,那都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扼杀了人才,是在人格上的一种变态反应。

其实在读书人中这样的例子又何止唐伯虎、徐文长两个,只是在唐伯虎身上比较集中典型地具备了这些品格素材。这些素材恰好为通俗小说所用,并加以渲染附会,从而在民间广泛流传。这里不免有许多低级庸俗,迎合民间趣味的东西。

数百年来唐伯虎就是以这样一个优游于山水、闲情于风月的玩世不恭的形象出现的,把唐伯虎的真实形象极大地歪曲了。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年仅55岁。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有抱负不甘心沦落的读书人共同的悲剧。

真 实 历 史 的 唐 伯 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风 趣 洒 脱 的 祝 枝 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书 画 双 绝 的 文 征 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幼儿早期识字用什么教材和软件?

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明代 “四大才子”或 “江南四大才子”——一说是祝枝山、文征明、唐伯虎、周文宾。另一说唐伯虎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

江南四大才子其实就是“吴中四才子”的演变,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和徐祯卿四人。电视剧《金装四大才子》讲四大才子是苏州的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唐、祝、文、周中的前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而周文宾乃至“王老虎抢亲”的故事,是文人后来虚构的。历史上的“吴中四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祯卿,徐是明代文学家,与李梦阳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诗风格清朗,但不通书画,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大概这个缘故,后来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宾来凑数。之所以将周文宾代替徐祯卿,还因为徐祯卿相貌比较丑,所以最初不受世人注目的缘故。徐祯卿就被貌佳的周文宾所代替。可见民间传说之为传说,并不可靠,可叹的是今天的我们大多时候就要靠这些传说甚至是流言来认识和发现古人,欣赏艺术。

历史上的唐伯虎

在旧时的读书人中,唐伯虎的知名度可数是很高的,他的趣事逸闻至今还流传民间,被人们津津乐道。提到唐伯虎,人们都道他是个风流才子,尤其是他那“三笑”和“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韵事,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旧时的一部《四杰传》风靡于民间,评弹“三笑姻缘”更是遍传于大江南北的茶楼酒肆,唐伯虎的风流荒唐形象正是通过这些曲艺的流传而形成的。

其实历史上的唐伯虎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真正的唐伯虎,他的私生活是严肃的,并没有那么多的妻妾,而是奉行着一夫一妻过日子的。

唐伯虎一生坎坷潦倒,并非如稗官野史中所说的那样过着豪华阔绰的生活。他出生于明朝成化年间的苏州阊门,是个商业繁华之地。父亲唐广德是在阊门皋桥开小酒食店的商人。那正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最后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唐伯虎生长在这样一个“红尘富贵”之地,对其后来的诗歌与绘画艺术不无影响,赋予了他一个得天独厚的创作诗画的环境。

早年的唐伯虎也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曾经热衷于功名。他熟读四书五经,又才华横溢,少年时曾初露头角,高中了第一名案首,誉为“童髫中科第一”,唐伯虎成了全城读书人议论赞叹的中心人物。继而赴南京乡试,高中第一名解元,这是他一生中获得功名的最高峰。但后来就迭遭不幸,一件是会试冤案,被诬为科场舞弊而遭囚禁。第二件遭遇是应南昌宁王朱宸濠之职去了宁王府。他原望此去在仕途上能东山再起,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好施展自己的才能,不料不但没有得到重用,却差一点遭到谋反的株连,幸而以装疯骗过了宁王才得以脱身,躲过了这场大祸。

经此两次打击,唐伯虎心灰意懒,已不对仕途再抱什么希望了。但是他毕竟是有才华有抱负的,不甘庸碌地了此一生,因此心情是沉重而痛苦的。

历史上的唐伯虎确实有一些狂放不羁的行为,如酗酒、狎妓、倨傲、玩世不恭,他的自暴自弃实际上反映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这正如徐文长的狷介被人们曲解视为“狂生”一样,那都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扼杀了人才,是在人格上的一种变态反应。

其实在读书人中这样的例子又何止唐伯虎、徐文长两个,只是在唐伯虎身上比较集中典型地具备了这些品格素材。这些素材恰好为通俗小说所用,并加以渲染附会,从而在民间广泛流传。这里不免有许多低级庸俗,迎合民间趣味的东西。

数百年来唐伯虎就是以这样一个优游于山水、闲情于风月的玩世不恭的形象出现的,把唐伯虎的真实形象极大地歪曲了。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年仅55岁。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是封建社会有抱负不甘心沦落的读书人共同的悲剧。

真 实 历 史 的 唐 伯 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苏州经商,父母在皋桥开设酒肆。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唐寅墓位于虎丘区,经整修,1986年10月22日对公众开放。

由于其潇洒飘逸、傲世不羁,又治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章,仕女画登峰造极,故被后人误解,留传许多风流传说,如“唐伯虎三点秋香”等。其实他坎坷一生,贫困凄苦。可谓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无以报国的典型。

风 趣 洒 脱 的 祝 枝 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与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7岁即中秀才,32岁中举人,曾任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等官。由于生性佚荡,不满官场腐败之风,遂借故辞官回苏,广交朋友,召客豪饮,烧酒解愁,以泄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发展为自己的独特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祝允明虽无名画,但也能画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玩水而不拘小节。由于祝允明有不胜枚举的趣事轶闻,是极现成的创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于《三笑》、《王老虎抢亲》等众多的戏曲艺术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岁。祝枝山后葬于苏州近郊横山祝氏祖坟,但沧海桑田,坟已夷平。

书 画 双 绝 的 文 征 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文征明擅长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画风细谨,中年较粗放,晚年渐趋醇正。传世佳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湘君夫人图》、《石湖草堂》、《石湖诗画》、《横塘诗意》、《虎丘图》、《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等。

文征明还工行草书,尤擅小楷,篆、隶、正、草无所不能。所书四体千字文,成为后人临摹的范本。他与祝允明、王宠,同被誉为明代中或书法“三大家”。他的传世书作有《醉翁事记》、《股王阁序》、《赤壁赋》等。

文征明卒于1559年,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墓在吴县陆墓文陵村。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土,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及第后与明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交游甚密,悔弃少作,齐倡复古。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并称“前七子”。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其墓葬于虎丘山西麓万点桥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异林》等。

自称画画超过齐白石,获徐悲鸿遗孀认可的修车老汉,他是谁?

哈哈,你有这样心考究教材,孩子学的应该不错

我家儿子在好学童公司《识字绘画大课堂》不错,孩子还拿回家画画写字,挺认真地,书也挺有创意,你在百度一搜就有,阿

这么大的幼儿园的识字班用的书,应该没问题,你看看适合不合适你吧

本人不推荐识字宫,我看过,不适合孩子,那个全脑通我倒是没听说过。

这两套使用经验我没有,但是对给孩子买东西的经验我有一条:广告多的不能信,他们把研发的经历都放到广告上了,产品就没谱了!

5岁的儿童应该先读哪本古书?四书五经,左传,孙子兵法

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石涛

国画自汉代起源以来,便人才辈出。国画之所以被称作中国画而不是水墨画,是因为早在周朝时期,古代中国人便提出了“天圆地方”的学说,这在四书五经里的《尚书》中也有提及,古代中国人认为中国居于天地之中,所以把自己所在的地方称为“中国”,那么在这里所作出的画作就叫“中国画”,简称“国画”。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国画”才真正成为了一门艺术,并且发展开来。

作为艺术而代代相传的国画便保留了下来,从东周战国时期的《龙凤仕女图》,到新中国的《八骏图》,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国画,“旧时王朝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国画也从普通人遥不可及的高雅艺术成了大众可以学习的一门怡情方式。在现代,名为季德祥的修车老汉以他绝妙的画作从一片名家画作中杀出了一条血路,走到了世人面前。

修车老头季德祥

看到季德祥先生趴在自己的修车摊边提笔作画时,很多人都会猜想这位身穿白背心大裤衩的修车老汉会不会是某个落魄画家,因为贫困所以被迫出来摆摊,靠那么一点点维修自行车的微薄收入来养活自己。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这位一边修车一边作画的老头季德祥,一个出生在辽宁营口的北京人,地地道道的“北漂”出身,这一点和享誉全国的国画大家齐白石有些相像。

今年五十五岁的他正值壮年,不仅是中国书协的会员,还是《中国实力派书画家》丛书的主编。从这些不小的名头便足以看出,这位国画家具有一定的艺术造诣,不然也无法得到这些协会和出版社的肯定。

季德祥有着艺术家所共有的特点,那就是个性十足。一个正值青年便颇有造诣的画家本应该给自己置办一个古色古香的房间潜心作画,而季德祥偏偏不走寻常路,他说生活富足了就容易获得“甜俗”,作画就没有风骨和意境。

所以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他都会在北京街头摆上属于自己的修车小铺,一边修车一边作画。在平日的生活里,低调如季德祥,在面对熟人将他调侃为“大画家”时,他没有愤怒也没有得意,只是报以羞涩的一笑,称自己只是一个读书不多的修车老头而已。

“白菜”画作

“石溪”是季德祥先生给自己取的字,和明末清初画坛四大高僧之一、自称石溪道人的髡残同字。最初在季德祥先生的修车小铺上看到正在出售的署名为“石溪”的画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卖的是髡残的仿作,但其实不然,此“石溪”非彼“石溪”,这二位石溪除了都是中国的国画画家之外并无其他共同点。

在季先生的小铺上出售的画作皆是由季石溪在修车的间隙时间里所作的国画,虽说不上是精美绝伦,但笔力遒劲,有着文人所独有的风骨与韵味,所以专程来北京寻找季石溪的修车小铺,购买他的画作的人不在少数。

除却一边修车一边作画之外,季石溪的画作还有一个特点——便宜,便宜到根本回不了本。一般来说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书画作家,一张画作怎么也不会便宜出售,比如我国当代的书画名家齐白石老先生的画作《万竹山居图》便拍卖出了2127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许多书画家更是认为作品的成交价格代表了自己的身价。

而季石溪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作品能卖多少钱,在他的修车摊里,一元钱可以买到两张署有他“艺名”石溪的字画,也就是五角钱一张。而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之下,五角钱甚至买不到一张好的宣纸。

但如此低价的画作并没有让季石溪的生意火爆起来,他的作品仍是无人问津。同行讨厌他,说他打价格战搅乱了画作的市场,消费者也不买他的帐,说他的画作价格低廉没有收藏价值。无奈之下的季石溪向生活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颅,开始在北京城里一家家的跑画廊,推销自己的画作。

自号超越齐白石

齐白石,字渭青,又号白石山翁。这个生于湖南湘潭、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国从衰败到振兴道路的老人在国画艺术上有着不可超越的造诣,不仅中国现代的绘画大师,更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

就在整个画坛乃至文艺界都认为齐白石不可逾越的时候,季石溪出现了,他号称自己的画作超越了齐白石。季石溪的说法立刻让画坛一片哗然,但季石溪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还详细地列出了他觉得自己超过了齐白石的地方,引发了社会上不小的争论。

很多人都说季石溪是想红想疯了,称他是“当代范增”,专家也说他的画作难登大雅之堂。但也有人认可过他,比如徐悲鸿的遗孀廖静文因为看重他的画作,替他举办了一场画展,让季石溪的名气大增,还有一名韩姓老师也毫不苛惜的给予了季石溪极高的评价,说季石溪很有可能超越齐白石。

但让季石溪从幕后走到世人面前的却不仅仅是因为他这一句“狂妄”的自号,还有他在尚不出名的时候因为和某个画室所签下的一万张中国画而选择的“流水线画画”方式,这种流水线的作画方式引起了一名收藏家的不满,收藏家质疑季石溪的画作没有灵魂,将他指责了一顿之后便将季石溪告上了法庭。可能连季石溪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作画方式竟然能够引来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官司。

齐白石老先生是现代中国花鸟画中的一座高峰,并不是谁说要去超越就能够超越的。比起执笔作画近百年的齐老先生,季石溪的笔法还相对稚嫩了些,但后生可畏,谁又能知道季石溪到了齐老先生的年纪能不能成为现代国画的另一座高峰呢?如今的他虽然比不上齐老先生,但也绝对不是粗制滥造的廉价作品。

请问四书五经的合理阅读顺序

5岁的儿童应该先读这些古书: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小朋友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指后学。“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活到老学到老的名言事例有什么?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鲁迅的《朝花夕拾》当中。这部集子收录的都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为什么说是“我的乐园”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更不用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虽然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长着很长的草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让人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百草园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于是作者又想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这是百草园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满溢着生机和活力。

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这里,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巧妙地将自己的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了随先生读书的学习生涯。

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从先生来说,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段不难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

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而联想到成仙,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写捕鸟便提到闰土的父亲,写学生读书而提到先生读书等。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放得开,富有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二、问题研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练习说明

一、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首先是读题目,看看题目能给我们阅读提供哪些信息;然后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本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为说到原因时是用表示猜测语气的“也许”。

三、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本题是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练习。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这段话准确使用动词的基础上,学着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一个游戏。可以用题目中提出的那些游戏,也可以自行选择游戏。

教学建议

一、教师在课前可简明扼要地介绍鲁迅生平,结合鲁迅童年生活讲述与课文有关的部分,自然导入对课文的分析,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从反映鲁迅童年生活的一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中)引出本文的教学。让学生想一想:文中的生活经历在童年鲁迅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二、课文容量大,难点多,但用于教学的课时却有限,这就要求处理好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关系,对教学难点的处理更要多斟酌。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是教学难点。难在两点:一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二是有些难解的词语。关于内容,主要是有些分歧意见。只要是从课文本身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全面考虑,见解不同是正常的。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三、本文的写景极为精妙,此中笔法,学生未必都能一一学会。但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诸如要抓住事物特点,有恰当的顺序等,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另外,“此文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李何林语),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学生是能够接受的。

四、“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等语是作者有意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正人君子”的,但说得较含蓄,学生不易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对这类句子不必过多讲解。

有关资料

一、《朝花夕拾》小引(鲁迅)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二、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三、关于私塾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四、对本文主题的分歧意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主要分歧来说:一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李何林认为:本篇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像《论语》《幼学琼林》《周易》《尚书》这些宣扬封建毒素的古书,艰深难懂,逼着学生记硬背,不懂也不能问。

重点在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的身心发展,但百草园毕竟不是学校,不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课堂,不过是能引起儿童乐趣的地方,所以这不是写两个课堂。

作者写这个私塾老先生,说“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是传言,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渗透在全篇的叙述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动的对比;通过对这位老先生一面教学生读书、读书,一面自己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写学生按规矩如何先拜孔子后拜他,鲁迅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不过作者还不是把他写得很凶。他对学生也“大叫”“瞪眼”“怒斥”,偶尔也打“戒尺”“罚跪”,但这些都不常用。对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

这篇散文不仅写景细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使读者感到此情此景亲切可爱:使人爱文中的景,更爱景中的情,更爱有这种天真感情的儿童,从而也就更憎恶夺去儿童“好景”的封建教育。

(选自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雪步认为:“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所表达的主题则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选自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教学手册》)

2.主题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张硕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的概括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这一概括,源于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为历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所沿袭。

笔者认为,这一概括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后半部分则不符合作品实际,也不符合鲁迅的创作本意。这篇散文,没有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意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这组散文的内容实际。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常常回忆起儿时的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正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创作思想不可能游离于《朝花夕拾》之外。

从作品的实际内容来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无法形成所谓“相比”或“对照”,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前后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贬后的问题。百草园生活的描写自不必说,是何等欢乐,天真。三味书屋的生活描写又何尝不是这样。作者描写刚到书屋时对里头的陈设布置首先就充满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门”,“三味书屋”的大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幅,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对未脱孩提稚气的鲁迅,充满着一种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鲜感。假如说,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他的好奇心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当然,“何曰怪哉”之类的好奇,是不可能从先生口中或书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写到这些时,并不认为这是对儿童的束缚,只是说“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并认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过不愿说。接着,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乐趣。“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而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描写,同样是充满着欢乐、天真的笔调,一种怀着成年人回顾儿童们放声唱读的乐趣,一种从老先生略带迂腐的神态中品出的幽默,交织在文章之中,给人以欢乐、风趣的欣赏效果。这里怎么看得出“枯燥无味”的气息?哪里有批判或贬抑的格调呢?即使是写到戒尺、罚跪这些封建师道的象征品时,作者也是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写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续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还不足以反映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吗?至于写到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花园以及儿童们在园中的戏耍,写到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就同写百草园欢乐生活更无二致。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中画画的成绩而自豪,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惋惜,在这惋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和依依之情吗?从上述所举的这些描写笔调和内容来看,说作者是在批判三味书屋中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实在有点离题万里。

从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也看不出褒贬对照的色彩。长妈妈以她的慈爱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儿童鲁迅的爱;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宥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但也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但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因此,从作品对三味书屋先生的描写中,也看不出作者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

应该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附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红楼梦之贾宝玉读后感

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热爱读书的名人,他们对读书的热情令人难以企及。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名人勤奋读书16个经典事例及感悟,欢迎阅读。

1、吕蒙读书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感悟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古人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学习之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经历困苦才学习的人,又次一等;经历了困苦还不知道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人。”当前,青少年正在经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最下等的人了。所以,青少年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为今后的就业谋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2、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是晋代的名臣,以博学闻名。他从小勤奋好学,但家里特别穷困,有时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这样一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非常苦恼。

一个夏夜,车胤无聊地坐在屋外纳凉。这时,在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小虫子身上一闪一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找来一个用白纱制成的小口袋,一口气捉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口袋里。这么多虫子发出的光聚在一起,不就是一盏小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高兴地进屋读书去了。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月的苦读,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感悟晋朝一代名臣车胤,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好,甚至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但他为了读书学习,并不气馁,用装了几十只萤火虫的“灯”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古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尚且好学不厌,现在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一个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不要浪费了求知求学的好时光。

3、孙康映雪读书

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利用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夜间读书时,必须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以孙康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负担不起,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诵。

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着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孙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脚。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最终摆脱贫困家境,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感悟孙康映雪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只有通过刻苦努力,才能成功。特别是遇到困难时,不应该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就要利用一切时间去学习,不要放弃,不要畏惧,要在困境中磨砺自己。

4、唐汝洵苦读书

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时候是个既聪明又可爱的孩子。谁知,他5岁那年,不幸得了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光明。

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 ,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虽然他很坚强,但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因为他看不见,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时候,课文很长,他凭耳朵听根本就记不住先生讲的内容,只好学古人用结绳记事。他还喜欢上了诗歌,因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体味到。经过不懈努力,唐汝洵终于成为了明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感悟唐汝洵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更没有生活在别人同情的怀抱里,而是用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斗志去激励和感召他人,使自己弱小残缺的身躯显得高大、伟岸。一个健康的人要获得如此成就,尚且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一个历经坎坷的残疾人都能如此面对生活,我们正常人不更应该热爱生活吗?

5、邴源泣学

邴源是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这使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加艰难。邴源是个求知欲很强的孩子,可是家里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不用说拿钱供他读书了!

邴家附近有一所私塾,每天他都能听到从里面传来的读书声。一天,他从私塾门口路过,想起读书的事情,鼻子一酸,不禁大哭起来。私塾先生听到他的哭声,走过来问他怎么了,邴源抽噎着说:“我真羡慕那些能读书的孩子,我的家里很穷,没有能力供我读书,因此我的心里很难过,就哭了起来。”私塾先生听后,觉得象邴源这样渴望读书的孩子很难得,就对他说:“孩子,你要是真想读书,就到我这里来吧,我不收你学费。”邴源一听,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连连向老先生表示感谢。

邴源天资聪颖,再加上读书很用功,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其他孩子几年才能学会的东西。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汲取知识。长大后的邴源依然很爱读书,经常到各地去拜师求学,后来他的学问日益增多,向他求学的人也多了起来。

感悟生活在贫困家庭的邴源,从小就对读书有关浓厚的兴趣,他对知识的渴求感动了善良的私塾先生。最终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学习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青少年来说,大家一定要珍惜当前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亲人。

6、贾逵隔篱偷学

贾逵是东汉时的著名学者,从小就聪颖过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由于家贫而上不起学。有一天,姐姐正带着贾逵玩耍,对面学堂传来了老先生给学生们讲课的声音。姐姐灵机一动,带着贾逵悄悄来到了学堂旁边,想让弟弟在学堂外面偷听。学堂外边有道篱笆墙,贾逵个子小,姐姐就把他抱起来,站在篱笆外听讲。回家后,小贾逵就用借来的笔墨把学到的内容记在自己制作的木片上,反复温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他也记在木片上,主动请教别人。就这样,贾逵到十多岁的时候,就成了名闻乡里的小先生了。

感悟贾逵的家庭贫困,但他能用借来的笔墨把偷学的内容记录下来,反复温习,不明白的地方主动请教别人。经过努力,最终学有所成。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要珍惜时间,要效仿贾逵的学习精神,克服一切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把刑期当学期,不懈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就会对今后的人生大有裨益。

7、王充博览群书

王充是东汉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从小就酷爱读书。可是他家里非常穷,根本没钱买书,王充便把街市上的书坊当成自己的书房,每天在那里孜孜不倦地读书。不管炎夏,还是寒冬,王充每天都早早来到书坊,拿起自己要看的书就读起来。一翻开书,他就似乎什么都忘记了,一会儿点头微笑,一会儿双眉紧蹙。他读完这家书坊里的书后,又跑到另一家书坊去读。几年下来,他几乎读遍了街市上所有书坊里的书,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后来,王充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巨著《论衡》。

感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一例外是付出了艰辛劳动的。王充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他后来完成巨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充的成才,说明学习只能靠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8、顾炎武勤于攻读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的造诣,是当之无愧的一大名儒。顾炎武从小就勤奋学习,对待学问非常认真。长大后,每当外出旅行时,他都用马或骡子驮着沉甸甸的书,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游历中,顾炎武还非常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如果他走到某地,发现那里的地理、风俗等情况与自己以往知道的不同,就会打开相关的书本进行核对、校正。顾炎武就这样手不释卷,刻苦攻读,终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顾炎武凭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众多学术领域成就非凡,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

感悟青少年学习要像顾炎武一样具有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样,才能够在狱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未来的社会中施展身手。

9、赵光义开卷有益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位聪明而又干练的帝王。少年时代,他曾任职于宋太祖所指挥的宿卫军。由于经历频繁战事,了解民间疾苦,继位后他澄清吏治,整顿朝纲,使得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大平,被后人称为一代贤君。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有“贤君”之称的赵光义的登基却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案。按照封建社会的传统,宋太祖赵匡胤应当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他却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实在出乎意料。

据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进宫饮酒。当时赵匡胤身体很好,酒后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

赵光义让所有人都离开,自己来照料哥哥。外人只远远看见赵匡胤和赵光义说了一些什么,接着烛影摇晃,似乎赵光义离席退避,随后听到铁斧戳地的声音,听见赵匡胤高声说:“你好好去做。”

天快亮时,赵光义急忙叫人来,说赵匡胤已经逝世。

天亮后,赵光义就在灵柩前即位,改元太平兴国。这件事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

尽管世人对赵光义取得政权的方式心存疑虑,却不得不承认,历史上的赵光义确实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宋太宗命宰相李P等十四人编纂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出的重大贡献。

《太平御览》原名《太平编览》,书编成后,献给宋太宗审阅。宋太宗极为重视,认真阅读。他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如果因一时政务繁忙,没完成计划,那么第二天一定要补上。当时,有的大臣认为皇帝日理万机,还要这么刻苦读书,未免过于辛苦,就劝皇帝放慢计划,每天少看些。宋太宗却笑着说:“只要打开书就会有收获,我不觉得辛苦啊!”

宋太宗用大约一年的时间,终于看完了全书。因为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所以这部书又叫《太平御览》。

感悟读书可以使人聪明。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还是西方先哲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都反映了书籍作为知识载体的巨大作用,表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读书仍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多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修养,增加我们的才能和智慧。因此,开卷有益应当成为每个人的格言。

10、路温舒编席抄书

路温舒是西汉时人。他幼年时家里非常贫穷,靠放羊为生。他很有志向,虽然买不起书,但经常从别人那里借书来看。可借阅的书总是要归还的,路温舒常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有一天,路温舒去放羊,偶然发现蒲草的叶子很宽。他灵机一动,心想:蒲草的叶子这么宽,要是把它们编成席子,这样不就可以在上面写字、抄书了吗?于是,路温舒趁着放羊的时候割草、编席,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抄在编好的席上。通过这种方法,他积累了很多知识,最终成为西汉有名的法官。

感悟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只要从小立志,并克服一切困难,努力朝着目标奋斗,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西汉路温舒幼年贫困,但他善于想办法,坚持不懈地学习,最终成为了有名的法官。青少年置身于现代化文明管理的监狱中,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要珍惜一切学习时间,用知识充实自己,用技能武装自己,为出监后就业谋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1、苏洵发愤

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感悟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12、八十二岁的状元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

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13.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帮大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隔壁人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界条件不是制约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要有吃苦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

14.鲁迅在“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生应该读书,先生不喜欢学生问各种古怪的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十分严厉的先生也开始喜欢鲁迅的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感悟学习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真正会学习的人,要善于取舍,要选择正确的,精通专业的,熟悉相关的,了解必需的。同时,学习需要思考。有些人虽勤于学习,但不过只是泛泛的阅读,任何理论观点都只在脑海里一晃而过,是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三到”是鲁迅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不断地总结学习方法,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去攻读,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5.陈景润认真读书

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老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无限乐趣。数学是心智的比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力。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言,但向老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方式很特殊:看到老师外出或者老师从高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老师一起走一段路,并且一边走,一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沈元教授的课。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一道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但他一出生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把数学比喻成自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感悟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借鉴:1、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配合。2、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并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 。

16.爱读书的陶行知

陶行知小时候十分聪明。他常到邻村叶家玩,看到厅堂里的对联字画,就用竹条在泥地上描摹。他到了读书的年龄,家里却无力缴纳学费,幸好有位秀才在附近开馆教书,很喜欢聪明好学的陶行知,愿意免费收他为学生。这样,6岁的陶行知就得到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9岁时,陶行知来到外婆家,外婆见他聪明伶俐,就把他送到吴尔宽先生的学堂伴读,陶行知这才正式入学。在那里,陶行知练出了一手好书法。启蒙教育结束之后,他便进入学堂,读四书五经。

10岁时,因父亲失业,陶行知只得半工半读。他每天砍一担柴,挑到城里卖掉后再去上学,每天往返20里,就这样学完了四书五经。这时的陶行知已深知读书对穷孩子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因此学习更为刻苦自觉。他听说距黄潭源村15里的小南海航埠头曹家,有一位满腹经纶的前清贡生王老先生在主持学馆,便前去求学。王老先生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便免费让他伴读。

少年陶行知迫于生活的压力,不能一心读书,必须经常参加劳动。他有时替父亲挑瓜、挑柴进城出售,有时帮母亲挑水、洗菜。崇一堂校长见陶行知勤奋好学,便允许他免费入学。这样,15岁的陶行知进入了崇一学堂。由于基础扎实,他一入学就直接被编入二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名列第一。在崇一学堂读书期间,陶行知既学现代科学知识,又没丢下古典文学。因为家境不好,他向崇一学堂的同学借来唐诗选本,在吟诵之余将一本书工工整整地抄完了。还书时,同学的父亲问陶行知唐朝诗人中最推崇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甫和白居易。”并说::“杜诗沉郁有力,多伤时忧国之作;白诗通俗易懂,道出民生疾苦。”同学的父亲为陶行知有这样的想法而感到惊奇,他认为陶行知一定会有所作为。

后来,陶行知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感悟陶行知在家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学完了四书五经,又学习了现代科学和古典文学,终于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事例说明,环境再恶劣都不能成为不学习的理由。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求的人,不会被困难、环境等诸多因素所阻碍,而是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勤奋努力的动力。

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